中國網·美麗蘇州訊 當前,蘇州市公安派出所和基層民警根據部署,全面爭創“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爭當“李樹干式派出所民警”。
在姑蘇公安分局留園派出所,社區民警彭美琳十年如一日地服務轄區群眾、解決具體難題,在踐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新時代楓橋經驗中,積累了數不勝數的暖心警事,收獲群眾一致認可與好評。
為進一步弘揚先進典型、展示榜樣風采、傳遞警民情深正能量,9月17日,姑蘇公安分局組織媒體集中采訪會,詳細介紹了姑蘇公安分局留園派出所社區民警彭美琳愛民為民的先進事跡。
阿婆阿爹把她當女兒,大叔阿姨把她當姐妹,年輕居民把她當媽媽。在姑蘇公安分局留園派出所轄區的湖田社區,有一位家喻戶曉的“熟人”—社區民警彭美琳。阿婆阿爹把她當作女兒,大叔阿姨把她當作姐妹,年輕居民把她當作媽媽。工作二十多年,在湖田社區就工作了十來年,彭美琳負責認真熱情體貼,幫助居民解決了各種各樣的麻煩問題,深得居民信任認可,比親人更親。
他們沒有子女我來當他們的女兒
湖田社區共有常住人口4500余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占比超過27%。“1800多名老年居民中,有33位是獨居老人,也是我平時一直要上門走訪的重點居民。”彭美琳介紹說,“他們沒有子女照顧,我就來當他們的女兒。”
彭美琳做起“女兒”無微不至,每一位獨居老人的健康狀況、生活習慣,她都了如指掌。今天上門聊天解悶,明天送來油米蔬菜,平常關照鄰里看顧,逢年過節還專門訪慰問,積年累月的照顧,老人們真的把彭美琳當做了家庭的一分子。
在一次走訪中,彭美琳發現原本樂觀開朗的汪大爺面帶愁容、欲言又止。彭美琳耐心詢問之下,汪大爺才道出實情。汪大爺一直有每月去銀行取退休金的習慣,因為疫情影響,最近一直沒有去取,有些悶悶不樂。彭美琳知道汪大爺向來節儉,又沒有子女,這么多退休金沒花在吃穿用度上,到哪兒去了呢?汪大爺打開柜子給彭美琳看,原來所有的退休金竟都藏在了這里!粗略估計大約要二三十萬!
這么多錢放在家里可不安全。彭美琳勸服汪大爺將錢存回銀行。當天是周日,彭美琳逐個聯系轄區銀行,聯系到了一家尚在營業的銀行,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陪著汪大爺去存款。這一清點,汪大爺藏起的現金共有32萬余元,而其中部分紙幣已經發霉破損。“幸虧送來的及時,不然真的就變成廢紙了!”銀行工作人員說。
看見大爺喜笑顏開,彭美琳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居民肯把這樣重要的秘密告訴我,就是對我的信任。我應該盡己所能保護好居民的財產、解決他們的煩憂,才不辜負他們的信任!
居民來參與我們一起護平安
除了老人多,湖田社區外來務工人員占比近一半,古舊民宅多為出租,情況相對復雜。彭美琳說:“維護轄區平安只靠我一個人的‘鐵腳板’肯定不夠,社區網格員、熱心居民,都是我的‘信息員’,事無巨細我一定在第一時間核實。”
家住丹陽碼頭的李師傅就是彭美琳的“信息員”。丹陽碼頭多是木質結構的老房子,一幢分成多戶居住,家住二樓的李師傅最近常被樓下夜半轟鳴聲吵醒。觀察了三四天后,李師傅一個電話打給了彭美琳:“彭警官,我發現樓下這家天天半夜開機器,不知道在做什么,肯定有問題!”彭美琳趕到李師傅家樓下,隔著窗戶一番探查,發現了類似發酵桶的設備,初步斷定這里是個黑作坊。她一方面聯系房主詢問情況,一方面聯合網格員通知安監、工商、城管部門。幾天后直接突擊查處了這處可疑房屋,果不其然這是個無證照的扎啤作坊。設備當場查扣、租客也被清退,周圍居民拍手稱快。
“彭警官就像家里的大姐,關心著我們,只要發生事情,她肯定能幫我們解決好。”李師傅說。
社區網格員徐潔也說:“彭警官帶著我們一起巡查,一些平常我們注意不到的安全隱患,她都會指出來。有她在,走訪的時候我特別放心!”
今年以來,彭美琳借助群防群治力量,已發現安全隱患82處,其中77處已落實整改、5處正在整改之中。
把群眾當親人腳踏實地辦實事
彭美琳是軍醫轉業,曾經治病救人的她深知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消除病根。在矛盾化解中,彭美琳始終堅持治標更治本的原則,從根源入手。和藹可親的形象讓居民倍感親切,溫柔耐心的勸導讓居民打開心扉。遇到具體問題,她都盡己所能給出辦法、提供幫助,一步步分解落實。她法理并重,不怕煩不怕累的執著和說到做到的認真,讓群眾安心。
年過九旬的獨居老人石阿婆找到彭美琳,堅持要將好不容易攢下的六萬元錢,贈予給彭美琳。彭美琳再三婉拒,石阿婆直接找到派出所:“你不收我就不走了!”彭美琳只好暫管這筆積蓄。
石阿婆膝下有一養女,但母女多年沒有見面,這始終是阿婆的心結。這筆存款說是“謝禮”,多多少少都有老人和養女賭氣的成分。解鈴還需系鈴人,要想讓石阿婆真正老有所依,還是要做通其養女的工作。在之后的九個月里,彭美琳邊照顧石阿婆,邊聯系石阿婆養女,從中說和勸解、緩和母女關系。隨著養女多年未喚的一聲“媽媽”,母女二人冰釋前嫌。心結疏散,石阿婆有了女兒的照顧。彭美琳帶著六萬元現金上門退還。這一次,石阿婆收下了錢,也再次被彭美琳的真誠和用心所打動。
像石阿婆這樣的情況,彭美琳遇過很多。她從親情入手,持之以恒地用點滴小事溫暖人心。在擔任湖田社區民警的10年中,彭美琳經手調解復雜糾紛300余起,解決居民難事100余件,收獲的感謝信、錦旗、好評數不勝數。
彭美琳說:“服務居民沒有‘秘訣’,要把群眾當親人,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獲得群眾信任沒有捷徑,只有真心實意、腳踏實地辦實事,才能有口碑、被認可。”(龔軒 張思初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