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首頁 > 文化 > 今日聚焦 > 正文

傳承千年齊聚清江浦 守正創新引領時尚

發布時間:2020-09-08 06:25:54  |   來源:中國網?東海資訊  |   作者:何劍鋒 朱友光 趙娜  |   責任編輯:DH020
三千里京杭大運河,兩千年歷史傳承,孕育了運河兩岸深厚的文化底蘊。9月5日至7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分會場暨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

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分會場暨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圓滿落幕

  中國網·美麗江蘇訊 三千里京杭大運河,兩千年歷史傳承,孕育了運河兩岸深厚的文化底蘊。9月5日至7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分會場暨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在淮安市清江浦里運河文化長廊展出,來自運河沿線8省(直轄市)30個設區市110余項非遺項目齊聚里運河畔,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非遺盛宴,讓非遺走進百姓生活。

  傳承歷史 創新時尚

  一條大運河,半部中國史。大運河蜿蜒流淌,孕育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記錄了人類兩千年的文明史。2018年起,淮安策應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國家戰略,連續舉辦兩屆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深入挖掘運河文化,講好運河故事,讓千年運河綻放新的時代光彩。2020年,作為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分會場,淮安將分會場活動與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合二為一,以“守多彩非遺、創時尚生活”為主題,切切實實地將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此次非遺展,京、津、冀、魯、豫、蘇、皖、浙8省(直轄市)30個設區市,也帶來了41項國家級、73項省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來淮集中展示交流。展會期間,突出文化創意,緊扣“多彩非遺”和“時尚生活”八個字,組織了傳統音樂、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和傳統醫藥類項目集中展示展演。啟動儀式上,將傳統蘇繡、云錦、宋錦、扎染、藍印花布等與現代時裝設計相結合,邀請江南大學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非遺時尚服飾秀。110余項國家級、省、市級非遺項目攜上千種產品,在清江浦里運河畔組成氣勢磅礴的“非遺長廊”。

傳承千年齊聚清江浦 守正創新引領時尚

傳承千年齊聚清江浦 守正創新引領時尚

  “這次我們專門帶來了洪澤湖大堤等運河主題的扇子,希望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出來。”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的蘇州制扇技藝傳承人胡建忠說。在三天的展會中,蘇扇惹得很多年輕女性紛紛駐足,愛不釋手;浙江東陽竹編傳承人蔡紅光,一邊編織著作品,一邊滔滔不絕地向游人介紹詳細介紹著,期間身體紋絲不動,竹條在手中飛舞,不一會一件精美的竹編就已完成,她的精湛技藝引來掌聲不斷。

  “此次受邀來淮,在眾多非遺傳承人的身上看到了精彩、生動的故事,也感受到淮安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創造活力,心中不禁產生了深深的敬意。”參觀了非遺展,中國作協黨組成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主任、中國小說學會會長吳義勤感慨良多,今年的展會無論是文化底蘊還是精彩程度,都更勝以往,體現了淮安文旅事業進步之快。

  走進百姓 愛上非遺

  與很多展會往往會將會場設置在室內不同,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特意將現場安排在里運河文化長廊——清江浦景區。這里聚集了眾多宗教建筑、文博場所、名人故居、美食店鋪,極具運河文化特征、地方文化氣息。展會由室內拓展到室外,實現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兩個交相輝映”,也讓更多的非遺項目華彩亮相,方便游客、市民零距離欣賞,便于項目傳承人在互動中交流借鑒。

傳承千年齊聚清江浦 守正創新引領時尚

傳承千年齊聚清江浦 守正創新引領時尚

  3天的展會,清江浦景區內展演、展示、展銷、互動體驗輪番上演;美食、美器、美服、美物齊聚一堂,可品、可鑒、可購、可研樂在其中,吸引了35萬人次游客流連忘返。 運河精魂、雕刻塑造、編剪刻繪、紡染織繡、互動體驗、美食品鑒、面試饕餮、文化創意、旅游推介各展區都排起長龍。在德州扒雞制作技藝、黃橋燒餅制作技藝、欽工肉圓制作技藝、淮安蓋澆面制作技藝、鎮江鍋蓋面制作技藝等項目展位前,甚至出現了產品剛出爐(鍋)就秒光的場景;在互動體驗區,揚州通草花制作技藝、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南通杖頭木偶戲、射陽草編技藝……眾多知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齊聚,廣大市民在觀看精彩技藝展示同時,與非遺技藝親密接觸。,“希望通過非遺展把我們的技藝傳出去,讓更多年輕人認識、愛上非遺。”射陽草編技藝第四代非遺傳承人戴元軍,看著在他的指導下,很多市民編出了蝴蝶、蜻蜓等草編作品,按奈不住內心的喜悅。

傳承千年齊聚清江浦 守正創新引領時尚

傳承千年齊聚清江浦 守正創新引領時尚

  隨著活動落幕,從各地趕來參展的非遺傳承人們也對淮安依依不舍。“短短三天,我見識到了淮安市民的熱情好客,感受到我們的傳統技藝還有巨大的生存空間。”??h泥咕咕第七代傳承人宋學海告訴記者,這幾年他連續參與淮安舉辦的非遺展,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泥咕咕,看到非遺項目能夠走進現代人的生活,他心中自豪極了。

  文旅融合 促進消費

  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是我省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一項綜合性文化旅游盛會。作為分會場的淮安,在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中,突出文旅融合,打出了藝術創作、文旅精品、非遺文創、舞臺演藝、美食文化、夜游經濟的“組合拳”。

  圍繞淮安“綠色高地,樞紐新城”定位,此次展會期間,淮安全力打造“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游品牌,安排了5個文創展位,青蓮崗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淮安群文融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江蘇華夏云錦織造有限公司、清江浦非遺工坊和知行空間書店等淮安文創單位攜最新文化創意產品進行展示展銷;在設置5個旅游推介展位的基礎上,9月6日上午還舉辦了一場淮安旅游專場推介會,集中推介淮安旅游線路和景區景點,“運河三千里,最憶清江浦”運都勝境的風采以及“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游品牌進一步打響,讓淮安吸引更多關注,吸引更多游客來淮“看河看湖看濕地、品蝦品蟹品美食”,推動旅游業多元發展,助力淮安打造“千秋淮揚”文化高地、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標志性城市。

  展會期間,央視新聞、央視頻、新華社現場云、今日頭條、愛奇藝、優酷、中國網、抖音、快手、新浪微博、我蘇網、淮安發布、無線淮安等10余家直播平臺對啟動儀式及展會現場進行了“云直播”,累計觀看人數1412萬人次,淮安通過網絡讓全國網友更加知曉、熟悉。9月6日上午,非遺展線上直播間開播,網友“晴空一鶴”留言表示,自己在鹽城生活了半輩子,卻從未到過淮安這個“兄弟市”,借著這次展會直播,終于親眼觀賞了淮安的景色與文化,收獲頗豐。

  里運河文化長廊——清江浦景區,經過多年打造,已建成較為完備的“吃住行游購娛”配套服務要素體系,是本地市民、外地游客休閑娛樂的首選目的地。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淮安將發展夜間經濟,作為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增加市民生活“煙火氣”的一個硬核舉措。清江浦景區成為淮安夜食、夜購、夜游、夜娛、夜讀、夜健等夜經濟業態一個主要目的地。此次作為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分會場,借助舉辦非遺展,淮安將各項活動時間延長到每天晚上九點半,在千年里運河畔營造出濃濃夜經濟氛圍,讓商圈人氣“聚”起來、夜間消費“火”起來、群眾生活“樂”起來,據統計,整個非遺展銷售總額達到383萬余元。 (文/何劍鋒 朱友光 趙娜 圖/王昊)

非遺江蘇
人文江蘇
出行指南針
智慧江蘇
?
日韩欧美不卡视频中文字幕_亚洲AV无码中字在线观看网站_4tubevideos在线观看_男神插曲女生不下载无限看